<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初心不变 无悔人生——专访“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
        发表时间:2021-08-23来源:中国文明网
        黄大发接受报道组采访。视频来源:中国文明网

          他带领村民,历时30余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用实干兑现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献。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当代愚公”。

          7月8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2021年6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上,我们与黄大发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谈。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2021年6月29日摄)。谢环驰 摄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我什么困难都不怕,带领村民们开渠取水。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黄大发的誓言。 

        黄大发。刘续 摄

          绝壁上凿出“生命渠”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难找米汤喝。”是曾经草王坝的真实写照。因为地形起伏大,常年干旱少雨,即使有雨也难存住水。恶劣的自然环境,水源枯竭,更是让全村人只能靠着距离山下几里远的一口老水井过活,一挑水“三用”:先淘菜、再洗脸,最后留着喂牲口。

          1958年,23岁的黄大发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全村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水是草王坝人的生命,只有“水修过来,老百姓才有大米吃,生活才能改变”。黄大发下定决心引水上山。

          说干就干,他带领村民放下锄头,举起锤子,离开贫瘠的土地,攀上悬崖和峭壁。

          不懂技术,测量仅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

          缺乏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

          没有工具,操起锤子钢钎靠蛮力凿;

          没有导洪沟,沟渠不盖板,洪水一来,本来脆弱的沟渠被冲得稀巴烂……

          经过13年的艰辛施工,水渠完工了,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终究还是没法把水引过来。看着13年的心血白费,村民们都打了退堂鼓,只有黄大发仍然不放弃:“如果我放弃了,村子还是老样子,大伙儿还是没有饭吃。”

          “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在第一次修渠失败后痛心疾首,暗自下决心:学技术。那些年,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他背着干粮就上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要翻几座大山、要蹚几条大河,他都徒步过去,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黄大发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掌握了修渠的技术,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彼时,他已年过五旬,但不服输的精神劲让他还想与天再斗一次。

        黄大发沿着修建在绝壁上的“大发渠”巡查(2018年8月11日无人机拍摄)。刘续 摄

          1992年春,第二次引水工程开工,57岁的黄大发带领200多名乡亲,带着铁锹、铁锤、钢钎浩浩荡荡奔赴工地。饿了吃一口苞谷沙,累了躺在石头窝里睡,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绝壁凿渠,每一处都充满未知和危险。面对危险重重的擦耳岩,没人敢动工,连请来的施工队也停下,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

          水渠一尺一米延伸,清澈的河水“爬”上了悬崖、峭壁、陡坎。1995年,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通水了!村里人亲切地将这条渠称为“大发渠”。36年的艰难凿渠,无数次生死边缘的历险,捧着清水,黄大发开心得像一个孩子。草王坝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昔日穷旮旯旧貌换新颜

          通水后,村民们的用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就连田地灌溉也不用再担心。昔日的草王坝,如今已更名为团结村。在黄大发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们又开始修路。如今,团结村建成通组公路83公里,完成全村39个村民组水利设施建设,村民吃上了干净的放心水。水通了,路通了,接下来就是通电,黄大发带着村民依靠肩扛手拉,让村里通了电。“通水、通路、通电”三个愿望一一实现,摘了贫困帽子后,要怎么继续发展村子,黄大发还有新的思考。

        黄大发(中)和果农们研究水果种植技术(2018年8月12日摄)。刘续 摄

          “坡改梯”是黄大发提出的新想法,乡亲们把荒山开垦为良田,种水稻,种黄桃、柚子、李子、笋子,养猪、养蜂。同时,积极联系企业帮扶,将种植业、养殖业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化产业。

          说起团结村的改变,黄大发由衷感叹:“我们团结村的变化很大,主要是党的政策好,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我们都取得了很大成果,老百姓富起来了,生活也美起来了。”

          如今的草王坝,乡间柏油路上,一根根太阳能路灯矗立,一幢幢新房子拔地而起。站在村里远眺,群山雾绕,景色优美。山间“水稻+示范区”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区惹人注目。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大发渠”按旅游景点标准打造,建起了观光步道,村民们纷纷回乡创业,精品民宿、乡村旅馆、乡村餐饮业红火兴起,整个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

          为了促进团结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农土特产外销,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交通保障,一条全长1427米、主跨410米、桥宽33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大发渠”特大桥正在建设中。2021年7月27日,“大发渠”特大桥主拱顺利合龙。黄大发说,“大发渠”特大桥合龙后将成为一座幸福的大桥,它能让乡亲们更好地走出大山发展,更好地振兴当地的乡村产业,让大家过好生活、过好日子。

          作为一名老党员,黄大发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一辈子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谈到心目中的小康生活,黄大发希望:“在乡村振兴中,我们好好地把三大产业做好,产业更提升,经济更发展,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而对年轻党员,他更希望:“要好好学习,好好奉献,当先进,当模范,老老实实干,踏踏实实干,对党忠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我们的工作要干一辈子,不要干半辈子!”【记者:赵来睿(多彩贵州网)刘鲲鹏(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贺 子桓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