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发表时间:2021-06-21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6月20日电(记者陈国洲)被四周千米绝壁合围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有一处两层楼高的博物馆,收藏着下庄人开山修路的记忆。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通往外界的公路。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下庄村被称作“天坑村”。曾经,四面绝壁犹如一圈难以跨越的高墙,将下庄人紧紧困在里面。近400名下庄村民中,近一半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1997年,毛相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老支书毛相林。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他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会上,毛相林带头签下了一份“生死状”,誓言“路不通,不罢休”。

          修路远比想象的难。四周岩壁陡峭,很难找到落脚之地,胆子大的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一块一块把石头凿下来。

          “下面就是万丈悬崖,并且上面还在落石渣。毛书记第一个往前冲,把险排好,腰上系着一根绳子,老百姓就跟着他下去了。”当年参与修路的村民杨元鼎说。

          这一修,就是7年,期间有6位村民先后为修路献出生命。

          在安葬村民黄会元的葬礼上,毛相林声音颤抖着问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到底修还是不修?”

          “修!”有人大声吼道。回应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

          在场所有人举起了手。

          2004年,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终于在绝壁上修通了!

          “路通车的那天,毛书记找来一辆车,把路从头到尾地走了一遍。我们全村人都跟着车子后面走了一遍。”村民彭仁松说,走到终点的时候,毛相林哭了,全村人都哭了。

          后来,当地政府先后对下庄村的道路进行加宽、硬化加固,并加装护栏。从下庄村到县城的时间,由过去的两天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2004年公路通车时,下庄村还戴着“贫困帽”,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毛相林明白,要想脱贫致富,光靠路还不够,得搞出像样的产业来。

        下庄村村民背运采摘的柑橘。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他请来农业专家对下庄村的土壤、气候、光照等进行全面考察评估,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脱贫产业。县里也派来了果树栽种技术专家,手把手培训村民。

          经过几年的悉心培育,全村650余亩柑橘产业初见成效。2015年,下庄村整村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3万元。

        2021年2月25日,毛相林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台领奖。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2021年2月25日,毛相林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他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这份荣誉让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要更加努力回馈乡亲们。”毛相林说。

          回到村里,他和村民们一起谋划好了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改善村里人居环境,完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像当年一样,下庄村又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们在这个老党员的带领下,又一次许下了誓言:“不致富,不罢休!”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鸟瞰。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责任编辑:梁 海燕
        【纠错】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