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发表时间:2019-12-19来源:新华社

        视频来源:央视网《新闻联播》  

          新华社澳门12月19日电(记者李忠发、陈键兴、郭鑫)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晚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贯彻,得益于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宴会厅内,气氛喜庆热烈。18时许,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和夫人霍慧芬陪同下步入大厅,全场起立,鼓掌欢迎。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澳门居民致以诚挚的问候。

        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表示,时隔5年再次来到澳门,深切感受到澳门发展日新月异,澳门同胞当家作主风貌昂扬向上,澳门特别行政区前进步伐坚实有力。

          习近平指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坚持把“一国两制”原则要求同澳门实际相结合,勇于探索和创新,使澳门“一国两制”实践呈现出许多亮点:爱国爱澳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宪法和基本法权威牢固树立,行政主导体制顺畅运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主动,包容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创造了人间奇迹。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澳门与祖国内地共繁荣共奋进的时代。

          习近平表示,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功,澳门同胞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崔世安在致辞中表示,在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迎接习主席再次莅临澳门。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的最宝贵经验,就是全面准确实施宪法和基本法,其核心是澳门对国家政治体系、国家核心价值的准确理解和真心拥护。澳门发展的一切成就,离不开习主席的亲切关怀和中央的大力支持。我们坚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下,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先生必将带领新一届特区政府和广大澳门居民,继续全面准确贯彻基本法,不断推动“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继续前进。

          丁薛祥、王晨、张又侠、王毅、马飚等出席欢迎晚宴。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贺一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澳门各界代表等也出席晚宴。

          习近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全文)

        责任编辑:朱丽晨 陶 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